怀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的人,都是些什么人?
都是些有修养、有良知、懂得感恩的人!这些人都有骨气、正气,这些人及这些人培养的子女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!
五六十年代的人都经历过什么?
看了很多回答,都说饥饿,贫穷,瞎折腾,人斗人等,我想问各位四九年前(解放前)你们及你们的父辈,祖辈富贵吗?吃得好穿得暖吗?和平安定吗?如果解放前不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贫穷,可以暴发革命吗?说五六十年代苦难道比四九年前苦吗?刚解放时我国一穷二白,军事,科技,医疗,工业等都很落后,而五六十年代,摘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,工业上有了石油,钢铁等,科技方面有了两弹一星,军事上敢与美苏较量,抗美援朝,珍宝岛之战换来了五十年的和平,你们不知道吗?农业八万座水利建设粮食有了保障(排水灌溉,旱涝保收)。农民交公粮不假,但实行计划经济按人口分粮,贫困地区国家都给救济粮,农村医疗合作化,赤脚医生身背药箱走村串户为民服务,你们忘了吗?城市实行工资制,工农兵学商互相学习,政治地位平等,老百姓可以跟干部提意见,职工可以揭发批评犯错误的领导,你们可知否?任何时代都有不足,但是抹黑新中国建设历史功绩是不对的!
六零年代男人到底有多累?
网上一段话是:起得比鸡早,睡得比狗晚,吃得比猪差,干得比牛多。放在60后身上大家看适不适合?60后是瞻养父母的最后一代,同时也是自食其力给自己养老的第一代,大家不知认可否?农村流行一句话:爹说算时,我是儿子。儿子当家时,我是爹。大家认为呢?
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气没电,没空调,没风扇,是怎么熬过炎热的?
题主问的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没电,没空调,没风扇,是怎么熬过炎热这问题。
我是六零后的,在农村经历了十多年没电的年代,那时住的是泥砖瓦房,这种房子有冬暖夏凉的特点,但到了夏季炎热时,每人一把自已用棕叶萹织的扇子,那时兄弟姐妹多,大家轮换你扇我十次我扇你十次,这样取乐,到每顿吃饭时,大家你怕我吃完,我怕你吃完,都抢着吃,都是满头大汗,我们家兄弟姐妹七个,劳力少,分的粮食不多,每天早上吃一顿杂粮配粥,吃米粥时最难受,到吃饱时,已经是满脸大汗,衣服都湿透。
大人们夏天时更苦,每天清晨去干田地活到八九点回家吃早餐,吃饱马上去干活,到中午才回家吃午饭,回来时个个全身湿透,我们小孩每顿都是先吃饱,等父母回来吃饭时,我们小孩子每人一把小扇子,帮父母扇风,让父母凉快点,那时的日子是苦的,这样不知不觉度过苦难。
六七十年代农村,没有风扇空调,没有电,那时候的人是怎么过夏天?
一个小孩问他的爷爷,爷爷以前没电,没有电视看,没有电脑,也没有手机,你们晚上怎么熬啊?爷爷想了想,老脸一红,滚!去叫你十三叔吃饭了